″绿宝书″丨冠脉造影的常用体位,你都掌握了吗?

2025-10-18 09:53:24

了解了心脏的血管解剖,我们进入冠脉造影的影像学部分。冠脉造影的成像角度是增强器与患者胸廓前后径线的角度。C型臂上增强器与胸片上的暗盒类似,接受X线,而不发射X线。

冠脉造影的常用成像角度

先来看冠脉造影的几个常用缩写,LAO(left anterior oblique)左前斜位,RAO(right anterior oblique)右前斜位,CRA(cranial)头位,CAU(caudal)足位,AP(anteroposterior)前后位。下面是常用成像角度及一些举例。

图1. 冠脉造影常用成像角度。

LAO45°,代表增强器位于患者左前方,与胸廓矢状面的前后径线成45°角。

RAO30°,代表增强器位于患者右前方,与胸廓矢状面的前后径线成30°角。

CRA20°,代表增强器位于患者头部,与胸廓水平面的前后径线成20°角。

CAU20°,代表增强器位于患者足部,与胸廓水平面的前后径线成20°角。

在C型臂上定义左右侧角度加上下侧角度,就能精确定义C型臂应该运行到哪个位置,这个有点类似于经度+纬度确定地理位置。比如我们定义这一点LAO45°+ CAU20°,C臂马上就可以移到这个角度(图2)。

图2. 冠脉造影C型臂定位示意图。

将左右房室沟所在的环状平面(右冠和回旋支所在平面)、前后室间沟所在的环状平面(前降支和后降支所在平面)做个简单示意,理解在前后位、RAO30°、LAO45°~60°的形状变化。我们很容易理解:(1)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的侧重点不同;(2)有些角度可引起观察血管在视觉上变短,这时可以调整头位和足位,将血管拉长,有利于暴露病变位置(图3)。

图3. 心脏长短轴在不同角度的成像示意图。

同一个血管斑块("白色")在不同观察角度呈现出不同的狭窄假象(图4)。而在冠脉造影检查中,血管狭窄的判定,目前国际上通常还是采用目测直径法。因此,初学者要大量阅读冠脉造影资料,提高自己的判断水平。

图4. 同一血管斑块在不同角度视觉效果。

冠脉造影的常用体位

1. 左冠造影的常用体位

左冠造影常用以下6个体位:RAO30° + CRA20°,RAO30° + Cau20°,AP + CRA30°,AP + CAU30°,LAO45° + CRA20°,LAO45° + CAU20°。

(1)RAO30° + CRA20°(也称右肩位),可以显示左前降支(LAD)中远段2/3的血管(图5)。

图5. 右肩位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2)RAO30° + Cau20°(也称肝位),拉直左回旋支(LCX)近段,清楚显示钝缘支(OM)的起源,可用于观察LAD和对角支近段。该体位对左冠均有所缩短(图6)。

图6. 肝位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3)AP + CRA30°(也称正位加头),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图7)。

图7. 正位加头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4)AP + CAU30°(也称正位加足),观察左主干(LM)、LAD和LCX开口与近端,LCX体部和OM开口(图8)。

图8. 正位加足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5)LAO45° + CRA20°(也称左肩位),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图9)。

图9. 左肩位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6)LAO45° + CAU20°(也称蜘蛛位、脾位),观察LM、LAD和LCX开口病变(前三叉),LCX体部、OM开口和体部(图10)。

图10. 蜘蛛位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2. 右冠造影的常用体位

右冠状动脉(RCA)造影常用以下3个体位:LAO45°,AP + CRA 20°,RAO30°。

(1)LAO45°,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右冠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图11)。

图11. LAO45°右冠成像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2)AP + CRA 20°,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右冠远端分支及其开口(后三叉)情况(图12)。

图12. AP+CRA 20°右冠成像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3)RAO30°,观察右冠中段(图13)。

图13. RAO30°右冠成像模型与血管造影对照示意图。

作者介绍

郑炜平,医学硕士,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专业10余年,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和无创电生理诊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及国内多个专业期刊审稿专家。第一作者在SCI、CSCD等专业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专家笔谈、系统综述、译著10余篇,主编《聪明统计学》、《内分泌那些事儿》。

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对主流3D建模软件和编程软件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设计的三维心脏模型及医学软件获国家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其成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

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来源:张铭、郑炜平主编《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往期回顾

"绿宝书"丨冠状动脉常见的生理变异

"绿宝书"丨冠状动脉主支与分支解剖,一文速览

"绿宝书"丨精美图谱,生动形象!换个方式看心脏解剖(4)

"绿宝书"∣ 精美图谱,生动形象!换个方式看心脏解剖(3)

“绿宝书”丨精美图谱,生动形象!换个方式看心脏解剖(2)

“绿宝书”丨精美图谱,生动形象!换个方式看心脏解剖(1)

黑板!《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手册》来啦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