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何唯独没有灭掉卫国?真相终于被说出

2025-10-11 10:30:54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期间,秦国展开了一场吞并六国的统一战争。在仅仅十年的时间里,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等六个主要国家相继被秦国所消灭。一般人的看法是,秦国在这个历史阶段已经牢牢掌握了权力,不会再出现其他政权的竞争。然而,深入探讨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被忽视的事实——当时魏国的存在。

据史书记载:“(魏君教)二十一年,二废君教为布衣,魏爵拜。”这里提到的魏君教二十一年指的是公元前209年,此时间距离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已过去了整整十二年。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还会允许魏国在此时继续存在呢?

对此,我认为主要存在三个原因。首先,魏国在那个时期已名存实亡,无法对秦国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其次,魏国在秦国吞并六国的过程中,一直站在秦国的阵营,成为它的支持者。最后,秦始皇选择留存魏国,以彰显他的宽宏大量,似乎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包容之心。

在战国末期,主要国家被称为战国七杰。对于一个小国来说,魏国的情况可谓岌岌可危。大约在公元前241年,秦军攻占了魏国仅剩的土地濮阳,这个事件标志着魏国的衰亡开始。公元前239年,魏元君被迫迁都野王,自此魏国彻底沦为秦国的附属国。

自从迁居野王后,魏国正式成为秦国忠实的“盟友”,在抵御其他敌国的威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魏国的位置,已经变成了秦国对抗外敌的前线阵地。魏国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阻止秦国灭亡他的一个关键因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